居屋政策能否解決香港的置業問題?

發佈日期: Nov 17 2016最後更新日期: Nov 17 2016
分享:

對不少香港人來說,成為業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認為這個城市只會「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到底政府的房屋政策能否協助香港人圓置業夢?

香港的貧富懸殊情況一向嚴重。在2011年,本港的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更創新高,錄得0.537水平,顯示不同階層的市民收入差距極大。據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Forbes)於2014年的報導,香港樓價中位數達家庭每年入息中位數的14.9倍,遠高於其他國際城市如美國紐約(6.2倍)及加拿大溫哥華(10.3倍)。事實上,許多港人感到他們所居住的香港與網上廣告或宣傳上呈現的「香港」截然不同:現實中他們需非常努力工作,以支付不斷增加的租金和日常開支,「成為業主」只是令人望塵莫及的白日夢,而非可實現的目標。
這並不代表政府對這幾年樓市出現的問題不聞不問或反應遲鈍。其實現時我們面對的情況非常複雜,政府已正視及著手處理以下的一些問題:本地人(永久居民)和外地人(非永久居民)的住屋需求,以及住宅供應量永遠追不上需求。政府因此推出不同計劃協助市民解決住屋問題,例如「居者有其屋計劃」、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居屋二手市場計劃」、開徵印花稅等,為達到以下目的:
(1) 減少物業炒賣及投機活動
(2) 讓市民更易置業或租用物業
(3) 增加公共房屋供應予正在輪候公屋的市民
儘管政府多年來推出不同的措施解決香港人的住屋問題,但仍有不少人擔心這些措施是否可行或有否確實成效。由於房屋政策將直接影響香港七百萬市民,我們不能因政府已努力而滿足。本文將仔細解釋這些措施,特別是居者有其屋計劃及公屋。

居者有其屋計劃及公共房屋制度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於七十年代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旨在支援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的市民,為他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低於市值價格的自置居所選擇;同時,可讓收入相對較高之公屋居民加快騰出公屋單位,供有需要市民租住。居屋分兩大類,包括房委會自行興建及「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的居屋。
此外,現時輪候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申請屢創新高。儘管香港共有75萬公屋單位,政府亦致力增加公屋供應量,但這與輪候冊上的申請人數仍相差很遠。因此,政府鼓勵收入較高的公屋住戶以優惠價錢購買居屋,使這些單位能夠重新分配予輪候册上的有需要人士。
政府曾於2002年宣布將無限期擱置居者有其屋計劃,但近日又正式宣布復建居屋,對象為每月家庭收入在港幣3萬元以下的家庭。政府指未來將會有額外47 萬新居屋推出市場,而首批復建居屋已於2014年及2016年公開接受申請。
隱憂

表面上,居者有其屋計劃對改善本港的房屋問題非常有效;但因以下數點,在實際執行上卻未如理想:
土地發展隱憂
其中一個居者有其屋計劃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以郊野用地增加土地供應與環保團體的爭執。在2013年施政報告中,特首梁振英指增加房屋供應的困境,是要平衡土地發展及保育環境兩方面,引起不少支持環境及文化保育人士的反彈。以下由施政報告中取得的引用準確地解釋了他的觀點:「我們考慮土地是否開發,開發後作什麼用途,在過程中如何處理不同的意見和訴求,並無兩全其美的選項,只有現實而艱難的抉擇。[…]我們既然要取捨、要抉擇,就要有勇氣,要果斷,要顧全大局。在取捨和抉擇之間,政府會盡力尋求平衡,但社會不會有百分百的共識,我們不能也不應等待百分百的共識。」
以上的意見被許多團體視為含沙射影,有意縮短土地發展咨詢過程。即使香港的房屋問題真實是「大都市璀璨背後的陰暗面」,仍有不少人擔心政府將以強硬手段推行發展郊野用地的政策。農地及濕地自此不被重視,包括一個受新自然保育政策的淡水濕地:塱原。
其他環境擔憂包括:空氣質數下降,聲音污染,交通問題,破壞生物多樣化及影響城市的空氣流量,全都會對我們現時的生活做成負面影響。
特首梁振英多次強調,社會難以達到一致的共識,尤其在政治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以強硬的手段來通過咨詢過程是最有效的處理方法。但這到底是不是最能解決香港住屋問題的處理方法呢?
即便我們明白為何政府不想先作咨詢就直接落實計劃,全因公屋需求越來越高;同時,許多團體強烈抗議,香港不應該只著重眼前短暫的問題而不理會長遠利益,否則只會自作自受。因此,房委會和城規會等政府部門需仔細審視建屋及土地發展的決定。
綠表和白表比例不平等
申請居屋分為綠表和白表兩種合乎購買資格的人士。
綠表申請人包括公屋租戶、持有房屋署/市區重建局發出有效《綠表資格證明書》的人士;而白表申請人包括私營房屋住戶及公屋或任何資助房屋計劃單位住戶的家庭成員。
這個分別並不是有名無實,因為白表申請者需承受額外的負擔。綠表及白表申請人均需經過測試是否合格。後者的審核較嚴格,合資格的申請人月入須在港幣$31,000元以下,資產總值亦須在港幣$700,000元以下。相比之下,綠表申請人不用面對如此限制,亦享有優先配額,有約三分之二居屋分配給他們。
事實上,綠表和白表的比例相約,但綠表和白表的申請人數目卻差距極大。以2015年的居屋發售為例,847個單位共吸引約11,710家庭申請人,當中只有438個是綠表申請人,而餘下的11,272個均為白表申請,由此可見白表的需求強大,但比例卻對白表申請人非常不利。
社會對公共房屋制度之抵制及不滿
若您正疑惑,為何社會大眾會對居者有其屋計劃及公屋感到不滿,那便要了解這些計劃的內容。居者有其屋計劃的原意是鼓勵正租用公共房屋的市民拾級而上,以較低市價購入居屋,騰空原有公屋單位以重新分配給有需要人士。這批人士以低市價數倍的價錢租用公屋,在申請居屋時,又較白表人士享有優勢,如此的雙重優勢在社會上引起不少不滿和爭議。
以上並不是政府唯一讓公屋單位作更有效分配的方法。其實,現時普遍公屋單位均有「住客不足」的問題,即實際居住人數比單位規定的少(例如四人單位內實際只有三人居住);這大概因為有家庭成員離世,或小孩長大成人後搬離父母。
政府在處理這些情況時,往往並沒有額外的「同情心」。例如2012年《中國日報》報導指,一名49歲的夜班的士司機在父親離世後,被重新分配到面積較小的單位。這無疑對事主來說是一次傷痛的經歷,既要面對父親死亡,同時失去原有家園;他更因新單位較狹窄而需捨棄大部分物品。最終這次「搬家」他共花費了港幣$100,000元以上,遠比政府提供的港幣$3,000元搬家津貼高。
以上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許多低下階層人士在被政府迫遷時均會感到受「迫害」。儘管政府的決定合理合法,但在這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士看來,顯得政府非常沒有同理心。心理學家馬斯洛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Hierarchy of Needs)」理論指,住屋是人類的基本需要之一;即使他的理論在現代社會惹起爭議,但無可否認,「有瓦遮頭」對我們來說是生理和安全需要,難怪公屋單位是否合理分配常常會激起香港人的怨氣。
儘管居者有其屋及公屋計劃並不完美,前者更只是三數年前才復辦,我們相信,政府說要大幅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的承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兌現,而現有公屋分配的爭議,政府則需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大量申請人正在輪候公屋,同時本港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在政治不穩的時期,政府需明智地採取較溫和的手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強硬地迫市民接受,否則將會適得其反。
您對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有何看法?歡迎您發送電郵至social@okay.com,與我們分享您的觀點或疑問。

您或會感興趣

香港的迷人離島渡假勝地

在熙熙攘攘的香港,有幾座迷人的離島,為您提供寧靜一隅,遠離都市煩囂。從寧靜的愉景灣到風景如畫的大嶼山,再到充滿活力的長洲,這些迷人的離島最適合熱愛自然美景、想要放鬆身心和體驗當地文化遊人提供完美的渡假勝地。本文將介紹香港最迷人的離島,包括愉景灣、大嶼山、南丫島、長洲、馬灣和東涌。愉景灣: 大嶼山的渡假天堂愉景灣是位於大嶼山的東北海岸的一塊隱秘寶地,以白沙海灘、翠綠林景和田園渡假風的社區而聞名。從市中心乘坐渡輪前往愉景灣只需 25 分鐘。愉景灣也提供一系列休閒活動,包括登山遠足徑、水上運動、高爾
作者: OKAY.com

2023 年香港教育就學指南: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概覽

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家長都會面臨同樣的教育苦惱,究竟選擇本地學校還是國際學校?為子女選擇合適的學校非常重要,因為教育會塑造孩子的未來。在本文中,我們將幫助您了解這兩種教育體系之間的差異並權衡利弊,為您孩子的教育做出明智的選擇。概覽: 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有什麽區別?先從最基本的開始講起。香港的本地學校就像是幼稚園的延伸。本地學校的學制為六年,主要以中文授課,偶爾輔以普通話和英文。家長通常需要在孩子讀到幼兒園 K3 時選擇一所本地學校。這些學校主要採用本地課程,但也有一些政府資助的學校提供國際課程的
作者: OKAY.com
更多評論

想秒速尋覓理想「屋企」?我們樂意幫您!

OKAY.COM 手機程式
OKAY.COM 手機程式 - iOS 蘋果應用程式商店OKAY.COM 手機程式 - Android 安卓應用程式商店
追蹤我們
香港中環雲咸街19-27號威信大廈15樓
+852 2102 0888
Do you want to login
You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with us? How about logging in?